近日,全球知名創(chuàng)業(yè)家和投資者、希音集團副主席克勞爾在一場國際大會上強調,希音是一家新加坡公司,不是中國公司。
據媒體報道,克勞爾(Marcelo Claure)日前出席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辦的全球人工智能峰會(GAIN Summit),在一場對談會上,主持人問及他在“這家大型中國公司”的投資,他立刻糾正說:“希音不是一家中國公司,它是一家新加坡公司,借助中國的制造業(yè)和供應鏈。”克勞爾表示,希音誕生于中國,但為了成為一家全球化企業(yè),把總部設于新加坡,如今顧客已遍及170多個國家。至于希音目前的營收,克勞爾并不愿意透露。
據公開信息顯示,希音SHEIN公司于2012年在南京創(chuàng)立,以極致性價比、小單快反的模式,以及迅猛的產品更新速度而聞名。在全球擁有大量消費者,其銷售四大主戰(zhàn)場包括美國、歐洲、中東、東南亞,因而在很多國家被視為“賣服裝的拼多多”。而此前有媒體爆料,SHEIN之所以能將“物美價廉”的商品銷售至海外,離不開中國低成本供應鏈的支持。
有媒體爆料,SHEIN執(zhí)行主席唐納德 (Donald Tang)曾表示公司供應鏈中原料是由新疆棉花與其他地區(qū)的棉花混合在一起。而且有媒體表示,SHEIN的大部分產品仍在中國生產,中國仍然是生產大量服裝的最高效的地方。言下之意,目前中國對SHEIN供應鏈起到較為重要的支撐作用。
而去年12月,SHEIN赴美上市,并在紐約秘密遞表的消息被曝出,但最終因侵權、勞工、環(huán)保等問題未能如愿。今年5月份,SHEIN又被曝出向英國金融監(jiān)管機構提交了機密文件,作為在倫敦 IPO 的“前奏”,但英國監(jiān)管機構金融行為監(jiān)管局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業(yè)未就 SHEIN 發(fā)表任何公開聲明。有業(yè)內人士透露,SHEIN因利用剝削低薪服裝工人以低價出售其服裝的供應商和供應鏈立場問題而受到國內外的譴責和質疑,成為影響SHEIN海外上市的重要因素。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繼“中新美身份”之后,SHEIN供應鏈立場再惹爭議2024-06-21
- 英法院否決SHEIN知產“二選一”,跨境商家拿回知產自主權2024-03-01
- 英法院最新裁決:駁回SHEIN虛假投訴,終止中小商家臨時禁令2024-02-19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