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瓊瑤阿姨的劇組走訪了(大陸)大江南北的文化景點,許多是實景拍攝。比如《啞妻》中方依依墮胎的情節(jié),就是在北京的梅蘭芳故居里拍攝。”指著紀念展陳列的工作照,瓊瑤作品版權(quán)方藝萌友有限公司執(zhí)行長陳煒智向中新社記者一一導覽。
近日,“瓊瑤‘我的·故事’紀念展”在臺北紀州庵文學森林藝文空間開幕。此展是瓊瑤于2024年12月辭世后,家人及生前工作伙伴為其舉辦的首場紀念活動。
展場面積不大,經(jīng)主辦方臺灣藝萌友等整理,展出瓊瑤生前使用過的物品、書信、作品手稿、影視劇照等。
瓊瑤本名陳喆,1938年生于四川,1949年隨父來臺,1963年登上文壇,繼而成為編劇、制作人。她及其作品,是華人世界無法繞過的時代符號。
“溫馨,是我們最想呈現(xiàn)的。”陳煒智說,一如瓊瑤所言“為愛而生、為愛而寫”,展覽希望給讀者提供一個寄托情感的空間。
16日,李女士在兒子兒媳陪同下看展。在“書籍及影視作品年份表”前,她坐地端詳良久。兒子周浩全對記者說,母親從年輕時就“迷”瓊瑤,瓊瑤的離去一度讓她難以接受。
“我們看瓊瑤劇,不像上代人那么癡迷。但回想那個年代相對保守的社會氣氛,瓊瑤的價值觀、愛情觀無疑是前衛(wèi)的,也影響了媽媽那一代人。”周浩全說。
留言墻已有不少粉絲寫下追思文字。最高處的一張便箋紙,是上海讀者“特來懷念”的留言。“小紅書”上有多篇關(guān)于此次展覽的圖文,兩岸網(wǎng)友隔空對話,有粉絲期許:“真心希望能來大陸巡展。”
“這個計劃絕對是有的,大家敬請期待。”陳煒智回應,4月20日是瓊瑤87歲冥誕,藝萌友將于當周公布后續(xù)紀念安排。“我想,瓊瑤阿姨的作品是面向全球華人讀者的。”
20世紀80年代,瓊瑤小說和影視改編作品陸續(xù)進入大陸,迅速風靡。1989年,瓊瑤成為首位“登陸”實景拍攝電視劇的臺灣制作人。她與湖南電視臺合作,《啞妻》《青青河邊草》《還珠格格》等現(xiàn)象級作品捧紅了一批批兩岸演員。
“很多演員對瓊瑤阿姨的情誼令人相當感動。”藝萌友企劃總監(jiān)沈欣柏說,他們和瓊瑤保持著緊密的關(guān)系,把瓊瑤劇當作一段珍貴的私人記憶。
瓊瑤晚年從臺北搬至淡水,她居住40年的“可園”于2022年開始改建。負責整理影視資料的陳煒智在“可園”找到了海量劇照,“光《還珠格格》就有三大紙箱”。
資料整理工作也就此開始。在陳煒智看來,未來將舉辦的紀念活動正好提供機會,讓這些能勾勒臺灣電視史、兩岸影劇合作史線條的珍貴影像,展示給更多觀眾。
“人世間雖然沒有天長地久,故事里火花燃燒愛也依舊。”展覽背景板印有瓊瑤給小說全集寫下的開卷詞,陳煒智認為,這也是瓊瑤走過“翩然”一生,最想對讀者說的話。
據(jù)介紹,此次展覽將于5月11日閉幕。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登載內(nèi)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nèi)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quán)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cè)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擊中美國軟肋”!島內(nèi)熱議大陸在電影方面反制美濫施關(guān)稅2025-04-17
- 國臺辦:兩岸同胞走近走親是任何政治勢力都阻擋不了的2025-04-17
- 臺灣歌手發(fā)文感謝祖國引熱議 國臺辦:積極鼓勵和支持兩岸醫(yī)藥衛(wèi)生交流2025-04-16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