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打春
立春亦稱“打春”,這里的“打春”指的是打春牛。我國是農業(yè)大國,人們歷來重視農業(yè)生產,堅持不違農時,牛是農事的象征,是生產力的代表。因此中國自古以牛祝春,據說是“周公始定立春土牛”,相沿成俗。所以立春打春牛的習俗也一直延續(xù)下來。
打春牛的意義,不只是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些許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爛,人們爭奪春牛,稱為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大吉。除了皇歷上有春牛圖之外,各地年畫中也會刻春牛圖,當做春節(jié)期間的吉祥畫售賣。
在浙江有些地方迎春牛別具心思。迎春牛時。人們一一向春牛叩頭。之后,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打碎,搶的春牛泥回家,撒在牛欄內,意喻促進牛的繁殖。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打土牛,起源較早,后來一直保留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后,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于送寒氣,促春耕,還有一定的巫術意義。
打土牛的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縣城東門外前,稱為“立牛”,其旁要立一個攜帶農具揮鞭春牛的假人做“耕夫”,以此表示春令的到來,農事宜提前準備。那“耕夫”如站在牛前,表示春令早來應早些備耕;“耕夫,立在牛后,則表示春令遲到;若人牛并行,則為春令適中。立春日當天,各官府要奉上肉、果等食品于芒神和土牛前,于正午時舉行隆重的“打牛”儀式。此時吏民擊鼓,由官員執(zhí)紅綠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給下屬吏與農民輪流鞭打,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以示人們對春天的熱愛。隨后,人們歡笑著搶土牛的土塊帶回家放入牲圈中,象征槽頭興旺。在山東民間也有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據說當天如天晴,萬民高興;若天陰遇雨,則表示晦氣不利,預示這一年年景將不佳。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lián)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今天立春吃春餅你吃了嗎 2020年打春立春時間幾時幾分 立春習俗介紹2020-02-05
- 2020年立春具體時間幾點幾分 2020年立春是幾月幾號 立春為什么叫打春有何含義2020-02-05
- 2020年立春打春時間幾時幾分幾秒 2020年立春是哪天有哪些習俗介紹2020-02-04
- 最新見多識廣 頻道推薦
-
2020各地開學開學時間表最新匯總 哪些地方延2020-03-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