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這些如雷貫耳的文物都有一個共同的出處,那就是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陵山的滿城漢墓。除了這些,這里還出土了一口2000多年前的“高壓鍋”——熊足銅鼎。
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之墓,有“天下第一崖墓”之稱。河北博物院社教部李雅雯介紹,滿城漢墓出土大量與飲食、烹飪有關器物,如鼎、釜、鑊等炊器;壺、杯、罍等酒器等,不僅造型精美,制作精良,而且設計科學,其中就包括一件構思巧妙的熊足銅鼎,被稱為“古代的高壓鍋”。
這是熊足銅鼎。圖片由河北博物院提供
熊足銅鼎通高18.1厘米,口徑17.2厘米,腹徑20厘米,出土于滿城漢墓1號墓,即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器身呈橢圓球形,鼎的三足為蹲立狀的小熊。小熊作蹲立狀,雙眼圓睜,咧口微笑,模樣十分嬌憨可愛。鼎腹兩側各附一長方形豎耳,鼎耳上各有一只伏臥的獸。鼎耳穿軸,軸穿過伏獸的臀部,使它可以繞軸翻轉。鼎蓋則像一只倒扣的缽,頂蓋微鼓,上面等間距地環(huán)立著四個小獸。合蓋前,先將鼎耳上的小獸掀開;合蓋后,將它翻過來扣在蓋上,再旋動鼎蓋,使伏獸的背正卡在立獸頷下,鼎蓋隨之被閉鎖起來,與現代高壓鍋極為類似。
這是銅鼎的熊足。圖片由河北博物院提供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銅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銅鼎最原始的作用,是燉煮和盛放肉類,相當于現在的鍋。
李雅雯介紹,2000多年前的古人憑借聰明才智和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設計出的這種閉鎖結構類似于現代的高壓鍋,設計之科學、構思之精巧,著實令人贊嘆。
據史料記載,漢代皇帝擁有龐大的飲食服務管理體系,除了專門管理不同門類食物的官吏之外,當然還有大量奢華富麗的飲食器,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會設計出如此構思精巧的熊足銅鼎了。
網友評論:太萌了
(原標題:聽文物講故事|見過嗎?2000多年前的“高壓鍋”)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新華社 網友評論
流程編輯:TF021
責任編輯:端焰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