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中國軍民浴血奮戰(zhàn),擊碎了日寇“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計劃。“寧愿死,不退讓,寧愿死,不投降!”
這是抗日戰(zhàn)爭中規(guī)模最大、最慘烈的戰(zhàn)役,持續(xù)3個月,上海淪陷,25萬軍人傷亡…
1937年8月,中國空軍參加淞滬會戰(zhàn)。時任24中隊隊長劉粹剛給妻子許希麟最后的家書:“假如我要是為國犧牲殺身成仁的話,那是盡了我的天職!因為我們的職責,是不容我們偷生片刻的!”
淞滬會戰(zhàn)中他共擊落敵機七架,犧牲于1937年10月26日,年25歲。
1940年5月,日軍發(fā)動棗宜會戰(zhàn),5月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
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至亡于區(qū)區(qū)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
5月16日,在棗宜會戰(zhàn)中,張自忠將軍全身八處負傷,戰(zhàn)至最后一刻,壯烈殉國。
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zhàn)的過程中,趙一曼不幸被俘,敵人用盡酷刑,趙一曼也沒有吐露一個字,英勇就義前,她含淚留下對兒子的期盼:
“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青山有幸埋忠骨
殘月無聲照英魂
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時光悄然流逝,中華雄獅已然蘇醒,中國不再任人欺凌
74年歲月變遷,但歷史不容忘卻。這和平,來之不易。
致敬永不妥協(xié)的抗爭
捍衛(wèi)勝利
守護和平
吾輩自強
歷史永遠宣示著這樣的鐵律:
正義必勝!
和平必勝!
銘記歷史!
吾輩自強!
少年強,則國強!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付國豪傷情最新消息 付國豪傷情如何嚴重嗎?2019-08-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