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詞念‘一只’,那么‘只’字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孩子們正在上語文課,講臺上的老師運用多媒體教具,教孩子正確發(fā)音,期間還用游戲的方式,生動地教孩子認識漢字的發(fā)音、結構。這是將樂縣城關中心小學今年9月新開設的初中特教班,7名12—14周歲的智力殘疾適齡未成年人成為了初中班的首屆學生。
“以前,學校只有小學特教班,無法滿足初中階段智力殘疾未成年人的學習要求,今年,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新開設了初中班,讓更多特殊孩子能夠接受義務教育。”將樂縣城關中心小學校長馮伍勝說。
將樂縣城關中心小學特教班創(chuàng)辦于2009年8月,為更好地滿足我縣智力殘疾適齡未成年人義務教育需要,縣委縣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在資金、人員上予以保障,今年9月搬遷至將樂縣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大樓辦學,并新添置了一體機、教學櫥柜和學生桌椅等教學設施,聘任6名專任教師,保障全校19名特殊孩子有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
“我們開設了生活語文、生活數學、生活適應、康復訓練、繪畫手工、體育活動、唱歌律動等培智基礎課程,教授學生基本的文化知識和生活技能。”特教班老師陳水梅說,班級采用人教版培智教材,有針對性地開展個別化教學,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
“特教班通過康復與學習相結合、個訓和群訓相結合、學校與社會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特殊孩子提供最適合自己的教育,調動孩子們活潑好動的特性,讓學生們走出自己的世界,回歸主流社會,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將樂縣城關中心小學校長馮伍勝介紹道。
將樂縣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狠抓問題導向,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和期盼。針對特殊未成年人的教育問題,將樂縣緊密結合特殊教育實際,充分發(fā)揮特殊教育資源指導中心作用,通過開展特殊教育學校就讀、隨班就讀、送教上門等多種形式,落實“一人一案”,做好教育安置,以“所需、所盼、所能”為導向,著力構建學校、家庭與社會之間的橋梁,解決特殊教育學生家庭所難、社會所需。
責任編輯:趙睿
- 將樂教育:上好“大思政課” 培育時代新人2023-11-02
- “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走進將樂農村2023-11-02
- 蹼泳世界杯黃金總決賽在將樂收官2023-10-27
- 亞運冠軍化身“反詐大使”,走進警營與民警共話使命葆初心2023-10-12
- 將樂:努力構建“一核兩翼三組團”新格局2023-09-28
- 周祖翼在三明市將樂縣調研2023-09-25
- 將樂:一場音樂露營節(jié) 帶動上千萬元旅游收入2023-08-08
- 將樂縣開展“6.26”國際禁毒日系列主題宣傳活動2023-06-26
- 將樂:開拓“體育+”路徑 健兒揮槳山水間2023-05-06
- 將樂縣實施“四個精準”推動留守兒童自主管理主動服務工程2023-04-11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