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錘打燒紅的鐵塊
將鐵塊放入爐火中加熱
鋤頭就這樣煉成了
左手緊握鐵鉗,鐵鉗里是燒得通紅的鐵塊,右手揮動鐵錘,不大的鐵砧上發(fā)出叮當叮當?shù)那宕囗懧?hellip;…寧化城關南線打鐵鋪內,48歲的鐵匠丘起恭站在熊熊燃燒的爐火前,腰彎得像一張弓,正和幫手邱仁金揮汗如雨地打制新鋤頭。
打鐵技藝高超受歡迎
陳舊褪色的木門框,斑駁破舊的壁……丘起恭的打鐵鋪處處顯露出歲月的滄桑,在四周靚麗樓房的映襯下,越發(fā)顯得有點頹敗不堪。打鐵鋪狹小空間里堆放著鋤頭、鐮刀、鐵鏟等各種鐵器,低矮的墻壁早被煙火熏成了灰黑色。
春耕到了,丘起恭的生意也慢慢好了起來,找他打鐵農(nóng)具的也多了,熟知他的人都說:丘鐵匠打的農(nóng)具,特別好使,價格也公道!
“打鐵,要掌握好火候,淬火和回火的技術尤為關鍵,如果淬火或回火的技術不過關,鐵器就容易卷口。”丘起恭站在火爐前,麻利地將燒紅的鋤頭夾到砧子上,掄起鐵錘反復敲打。幾個回合下來,他再次將鋤頭放進鐵爐里煅燒。前后花費近二個小時,他才將一把鋤頭打制完畢,仔細檢查了一番,他自我感覺不錯。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1986年,家住寧化城郊鄉(xiāng)上畬村的丘起恭才18歲,就跟著哥哥丘起生學打鐵,經(jīng)常被飛濺的鐵屑劃破額頭,但他不怕,反而深深地愛上了這一行業(yè),叮叮當當?shù)匾桓删褪?0年。犁耙、鋤頭、鏟子、菜刀、剪刀、劈刀、鐮刀……他的拿手活很多,打出的菜刀鋒利無比,砍硬骨頭不卷刃、不缺口。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鐵匠行業(yè)很吃香,丘起恭先后帶出20多個徒弟,遍及周邊縣市,有的還遠赴江西打鐵謀生。每到農(nóng)忙時節(jié),農(nóng)民打農(nóng)具得排隊,丘起恭天天晚上帶領徒弟加班,忙得不亦樂乎。為方便村民打制鐵農(nóng)具,丘起恭還會挑著打鐵行當進村,每到一個村子,往往得呆上半個月,村干部還會安排住宿。他幫村民打鐵,幫哪家打鐵,哪家的村民會請他吃飯喝酒。那時種田的人多,需要添置農(nóng)具的村民也特別多,一家的農(nóng)具就夠他忙碌大半天了,丘起恭的生意十分紅火。
1982年,寧化一家酒廠曾一次性向他訂制菜刀 50把。1995年,寧化一家建筑工地曾向他訂制鋤頭200把,他請了二個師傅幫忙,一個星期就趕制出來了,隨后又花了三天三夜,對工地上的150把舊鋤頭進行打磨。
村民吳良明是丘起恭的老顧客,他認為丘師傅打造的農(nóng)具特別好使,用上兩三年后只要定期拿回來打磨一下就可以。“他手藝好,為人熱情,找他打農(nóng)具的人特別多。”村民王阿姨對丘起恭贊不絕口。
鐵鋪冷清技藝盼傳承
隨著農(nóng)機具的廣泛應用,一些農(nóng)具和生活用具的需求也逐漸下降,鐵鉗、剪刀、泥刀、鐮刀、鋤頭、鐵鎬、鐵犁、鐵耙等在產(chǎn)品的更新?lián)Q代中不斷被淘汰。近年來,丘起恭的生意慢慢地從“農(nóng)業(yè)活”轉為“建筑活”,目前他打的最多的是建筑工具,如鐵鍬、鐵鉆、撬棍、斧頭等,有的建筑工地一次就要預備上百個鉆子。為方便客戶,丘起恭在店里常年備有大量各種型號的鉆子,客戶拿鉆子進店加工,不用等,直接換一個拿去用。
“建筑工地上用的鐵釬、起釘器具、鑿子等鐵具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鈍化,附近工人都愛找我修。”丘起恭坦言,這幾年生意冷清,沒帶徒弟,基本上一個人干,生意好的時候就請朋友邱仁金過來幫忙。
近年來,隨著農(nóng)業(yè)機械化時代的來臨,丘起恭鐵匠鋪的生意開始走下坡路,徒弟們紛紛改行。逢年過節(jié),徒弟們會買點東西來看看他,勸他年齡大了,不如改行做點別的,他總是呵呵笑,說打鐵是最好的運動,只要顧客有需求,他就不會放棄。“打鐵又累又臟,年輕人不愿意干,就連自己的兒子也不愿學。”丘起恭感慨道,寧化城關當年有20多家打鐵鋪,如今只剩下4家,生意都不太好,他眼下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有人傳承這一技藝。
傳統(tǒng)的打鐵技藝走向沒落,丘起恭在自家鐵匠鋪里添置了空氣錘、切割機、電鉆、砂輪機等機器設備,他還學會了電焊、氬弧焊等技術,以此增加店鋪收入。丘起恭的打鐵鋪不常開,往往是積幾天等東西多了才開爐,門上用粉筆字留下電話號碼就是方便客人聯(lián)系。去年,他還與人合伙購買了挖掘機,經(jīng)常外出幫人挖掘作業(yè),其收入遠比打鐵高。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黑衣帥哥”洪流中勇救落水者 后悄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