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正在志愿者活動現(xiàn)場 (圖片由劉璐提供)
平潭網11月9日訊 “其實我做的這些都些小事,不值得一提。”當?shù)弥约韩@得2015年平潭最美志愿者稱號時,劉璐是這樣說的。的確,植樹護綠、打掃衛(wèi)生、探望孤寡老人……這些都是大家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劉璐口中的“小事”,但就是這些“小事”,劉璐堅持做了10余年。
初次接觸 有苦有甜
10年前,劉璐還是個大學生。學年伊始,正值學校的青年志愿者先鋒隊正在納新,劉璐得到這個消息后非常高興,因為她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平臺。“那個時候,他們舉辦了一個幫助山區(qū)留守兒童輔導功課的活動,我覺得這非常有意義。”劉璐說,她當時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想要力所能及地幫助那些留守兒童。
從那時候起,劉璐的周末就奉獻給了這些留守兒童。“當我看到那些孩子們對知識渴求的眼神時,我明白,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劉璐說,這項工作她一直做到了大學畢業(yè)。
志愿者,意味著無私的付出。不但如此,在這條路上,你還要承擔著別人的不理解。“那時候大學城有很多衣衫襤褸的農民工,我們一群人想籌集大家不要的軍訓服裝送給他們。”劉璐說。
就這樣,劉璐開始了這項工作,她被分配到3棟宿舍樓的收衣服工作,從一層到七層,大約要跑300間宿舍,這其中還有男生宿舍。當敲開門,很多人會對劉璐提出質疑:“你收集這些真的是送人的?”
“質疑是難免的,但我從未想過放棄。”劉璐說,他們最終籌到了1000多件衣服。
角色轉換 肩扛責任
畢業(yè)以后,劉璐離開了大學,也離開了青年志愿者先鋒隊,但這不代表她離開了志愿者的行列。在工作崗位上,除了主動參與到單位組織的志愿行動,還主動幫助負責人組織活動。也正是這樣,2013年,劉璐接手了單位平潭農行的團支部工作。
劉璐的角色發(fā)生轉變了,她不僅是志愿者活動的踐行者,更是志愿者活動的組織者。她不但要考慮怎么將這件事做好,而且還要組織更多的人參與。
組織看望敬老院里的老人是單位里長期的活動,當劉璐聯(lián)系對方負責人時,對方問:“你們只送物料來嗎?”“當然不是,我們還要陪陪老人們。”劉璐這樣回應道,也是這樣組織大家做的。“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物品和金錢,更需要陪伴。”劉璐說。
2014年,云南省魯?shù)榭h發(fā)生6.5級地震??吹竭@則新聞后,劉璐又坐不住了。按照單位流程,要開展大范圍的集體性募捐,要上級下發(fā)通知,一層一級部署募捐工作。
等待了兩天沒有消息,劉璐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向省分行辦公室打去電話。當時省行未收到總行的通知,于是劉璐便詢問能否先行開展募捐救助工作。經過請示后,劉璐得到了破例組織開展募捐的答復。劉璐立刻行動,一天內便募得16100元。
持之以恒 帶動他人
“劉璐經常主動組織志愿者活動,現(xiàn)在單位里的志愿活動變成了一個自覺的、常態(tài)化的工作。”劉璐的同事葛云強這樣說道。
劉璐的志愿者活動影響了很多人,首先被感染的是她的家人。劉璐說,以前媽媽一直都不贊成我獻血。于是劉璐便對媽媽說:“我們做的是一件小小的事,但是如果它可以挽救別人的生命,那就是一件偉大的事。”最后,她媽媽不再反對劉璐獻血了,甚至全家都參與到了獻血的隊伍中。
“有的人會說,你是想出風頭,表現(xiàn)自己而已。但是只要你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他們最終會相信你是真心在做一名志愿者。”劉璐說,她會繼續(xù)從事志愿者活動,“因為你收到了溫暖就要播撒出去,不然就會冷卻。如果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溫暖,那就能溫暖整個世界。”
劉璐把從別人那里獲得的愛培育在心里,開出了一株播撒溫暖的蒲公英。這些蒲公英雖然渺小,但是它們帶著愛的種子,最終會在越來越多的人心中扎根。
個人名片
劉璐,女,1987年9月出生,現(xiàn)任平潭農行綜合管理部副經理,兼任團支部書記。劉璐從大學起就加入中國志愿者隊伍,至今已有十余年志愿者工作經歷。2013年,劉璐接手平潭農行團支部工作,兩年多來,劉璐組織并參與各類志愿者活動30余次,包括每年的植樹護綠、學雷鋒活動、315反假宣傳等,還時常組織志愿者到海漁廣場打掃衛(wèi)生、到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進校園為學生普及金融知識,累計服務時間300多小時。工作以來,先后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員工”、金融工作先進個人,2014年被授予省農行分行優(yōu)秀共青團干稱號。
責任編輯:黃小群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澳前北路最后800米打通 進入全線施工狀態(tài)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