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羅永浩,認真查看監(jiān)控視頻,不放過每一幀畫面
一個不合時宜的時間、一個異樣的動作、甚至一個不自然的眼神……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一盒煙、一杯茶、一臺電腦是他研判案情時最好的“伙伴”;通過他析微察異的觀察和縝密細致的分析,犯罪嫌疑人總是無處遁形……他便是延平區(qū)公安局刑警大隊情報中隊民警羅永浩。
魁梧的身軀配著一張略顯蒼白的國字臉,標準的威猛警察形象;一雙目光如炬的眼睛透露出刑警的剛毅和智慧,突出的眼袋可以看出他長期的睡眠不足。這是2015年12月29日,記者見到羅永浩時的第一印象,剛值完24小時班的他正坐在電腦前反復查看一段視頻,查找轄區(qū)剛發(fā)生一起盜竊案件的線索。
1983年出生的他,2005年考入警察隊伍時,便對偵查破案、案情分析這種“燒腦”的事情感興趣,多次通過自己的分析研判偵破了各類復雜案件。
近年來,隨著犯罪嫌疑人反偵查能力的提高,案件的情報分析和研判就顯得尤其重要。2013年,延平區(qū)公安分局擴建情報中隊,從全局抽調優(yōu)秀民警到情報中隊,羅永浩順理成章地加入到了隊伍中,并作為副手協(xié)助中隊長工作。
兩年多來,他協(xié)助破獲了多起復雜案件。尤其在2015年5月成立視頻巡查隊后,羅永浩作為值班民警參加24小時值班。羅永浩帶領7名視頻巡查隊員利用視頻監(jiān)控屢破大案要案,單破獲“偽基站”案件就達20余起。
“我們是最早與犯罪嫌疑人打交道的人。無論任何時間段接到警情,我們都會在第一時間,通過分布在南平市各個路段和小區(qū)里的1000多個監(jiān)控攝像頭尋找有價值的線索,在海量的監(jiān)控視頻中尋找蛛絲馬跡。”談到自己的工作,羅永浩一臉的嚴肅。
去年11月,延平城區(qū)連續(xù)發(fā)生3起在網吧內拍肩膀盜竊手機的案件。兩名嫌疑男子“分工合作”,一人吸引上網人員注意,另一人則趁機盜取桌面上的手機。通過調取多個地點的監(jiān)控視頻,羅永浩發(fā)現嫌疑人不止2人,同伙的還有另外2名男子,而且他們作案后駕駛一輛黑色轎車出逃。
“趕緊查出這輛車的行車軌跡。”
“這個車牌的車找不到了。”
“再仔細看看,會不會換車牌了?”
面對如此狡詐的嫌疑人,羅永浩眉頭緊鎖,更加沉著冷靜地盯著監(jiān)控視頻,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線索。
“這輛黑色小車有個特征,遮陽板是放下來的,晚上出行還放下遮陽板,肯定有問題。大家把晚上放下遮陽板的車都給我找出來。”
“找到了,就是這輛車,已經上高速了。”
“好,追查下去,一定要查到他們的藏身地點。”
經過仔細對比、尋跡追蹤,雖然嫌疑人多次更換假車牌企圖迷惑警方,但仍在案發(fā)后三個小時內被羅永浩鎖定,并最終追查出一個外省流竄多地作案的盜竊團伙。當天凌晨,羅永浩和同事們在閩清縣將該團伙一網打盡,抓獲涉案嫌疑人7人,查獲10余部被盜手機和其它涉案物品。
·······
這樣像電影情節(jié)一樣與犯罪嫌疑人斗心智、比速度,真可謂“精彩”,但對于羅永浩來說卻是工作常態(tài)。
情報中隊負責各類復雜案件的情報偵查工作,查看上百個監(jiān)控探頭,上千小時的視頻資料是經常的事,案件的發(fā)生沒有任何時間規(guī)律,羅永浩要隨時待命,幾天幾夜守在電腦前,也就成了家常便飯。
“情報分析和研判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和細心,在長時間視頻錄像中發(fā)現有價值的案件線索,無異于大海撈針,但是再狡猾的犯罪嫌疑人都會有‘百密一疏’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找到這些漏洞。”話語間,只有33歲的羅永浩多出了同齡人少有的滄桑和沉穩(wěn)。
“羅永浩真的是長了一雙‘火眼金睛’,被他鎖定的嫌疑人,八九不離十。”視頻巡查隊員小蘭對羅永浩的眼力很是欽佩。
“不好意思,我要繼續(xù)查案件線索了。”只聊一會兒羅永浩便歉意地和記者道別,轉身又撲在前一晚盜竊案件的海量視頻資料分析研判當中。
責任編輯:黃小群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南平副市長、“全國優(yōu)秀縣委書記”廖俊波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