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歸 迎新年
閩江河口濕地觀測到145只
閩江河口濕地的鴻雁。閩江舟子 攝
前日,“鴻雁大部隊”來到閩江河口濕地,當天觀測到了145只。人們2022年12月9日在這里共記錄了156只鴻雁。這個冬季鴻雁來的時間較往年遲到了半個多月。
鴻雁隨著季節(jié)變化南北遷徙,遷徙時間和遷徙路線相對固定。古人常常用鴻雁遷徙行為作為歲序更迭和物候信號的標志。
隨著人口增長、城市化和工業(yè)化發(fā)展,鴻雁停歇的濕地喪失,水體被污染,水生生物減少,食物短缺,鴻雁不得不改變遷徙策略,重新尋找食物和停歇地。它們的數量急劇下降。
當前,全球鴻雁種群數量估算為36000只至43500只,與往年相比,數量大幅度下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對鴻雁個體的瀕危等級認定調整了多次,去年7月調整為瀕危(EN)。
閩江河口濕地的鴻雁。閩江舟子 攝
每年9月,北方葉落,鴻雁帶著幼鳥出發(fā),翻越崇山峻嶺,飛越江河湖海,在停歇地短暫停留后前往越冬地。
目前已知鴻雁遷徙路線有兩條,分別為內陸遷徙路線和沿海遷徙路線。其中,沿海遷徙種群非常小,主要在俄羅斯繁殖,沿著海岸線向南遷徙,部分留在朝鮮半島,部分繼續(xù)向南,來到我國沿海地區(qū)越冬。
閩江河口濕地是鴻雁越冬區(qū)的南限,每年有超過500只鴻雁越冬,去年11月開始,鴻雁陸續(xù)到來,12月迎來大部隊。今年1月,越冬種群基本到達,2月底將集體北歸。閩江河口濕地也是小天鵝等雁鴨類水鳥的重要越冬區(qū)。
閩江河口濕地位于閩江入???,屬亞熱帶濕潤疾風型氣候區(qū),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生物多樣性豐富,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的重要驛站。
為保障鳥類棲息需要,保護區(qū)管理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為候鳥提供良好的越冬條件。近年來,保護區(qū)管理處完成退養(yǎng)還濕改造、治理互花米草、恢復鄉(xiāng)土植被,有效擴大鳥類棲息面積、改善棲息生境,海三棱藨草、短葉茳芏等植被的恢復,為鴻雁、小天鵝等雁鴨類水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記者 徐文宇)
責任編輯:肖舒
- 鴻雁作者呂燕衛(wèi)和黃綺珊什么關系?呂燕衛(wèi)個人資料簡歷微博2016-08-10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