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高餐飲公司安排的宿舍里,四張鐵架床住了十個人
海峽網(wǎng)8月1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錕 施建華 文/圖) 為實現(xiàn)成為高鐵乘務員的夢想,花費數(shù)萬元中介費,最終卻成了高鐵上的乘服員。兩者雖一字之差,卻是“高姐”和保潔員的身份差距。近日,數(shù)百名外地女子經中介介紹,來福州欲成為合福高鐵“高姐”,最終卻紛紛夢碎。
負責招聘的福建動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動高餐飲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稱,公司招聘職位明確,就是高鐵上的VIP車廂服務人員、餐服人員和保潔員,并未招收乘務員,且該公司未經中介公司進行招聘。
受騙者:輕信能“轉正”交出巨額中介費
昨日下午,記者在福州火車站附近公寓內見到了幾名南昌女孩,她們是懷著“高姐”夢來榕的數(shù)百名女孩中的少數(shù)。如今,10個女孩蝸居在一間50平方米不到的公寓內,睡著上下鋪鐵床,共用一個衛(wèi)生間和電熱水器。
女孩小郭說,“當時,我是通過一個親戚的朋友介紹而來的。對方說,有個機會可以到合福高鐵上當VIP‘乘服員’,之后有機會轉為‘乘務員’。對方還承諾,上2天班可以休3天,月收入可達3000至6000元。但要想得到這份工作,必須先交1.5萬元中介費。”
小郭一直向往成為“高姐”,在當?shù)亟涣酥薪橘M后被帶到福州培訓、面試、上崗。但一上班,小郭就發(fā)現(xiàn),自己干的是保潔員,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每天要負責十幾節(jié)車廂和公廁的衛(wèi)生”,和自己想的“高姐”不是一回事,收入也和之前承諾的不相符。小郭說,和她有同樣遭遇的女孩有200多個,目前已有近半數(shù)辭職,但仍有100多人呆在福州。
在同棟公寓樓內,記者還見到了多名外省女孩,她們遭遇相同,被收中介費數(shù)萬元,但所供職的都是動高餐飲公司,從事高鐵餐服、保潔工作。她們說想辭職,但找中介退錢,卻無一成功。
招聘企業(yè):未通過中介招聘及收費
動高餐飲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吳女士說,公司招收的所謂乘服員,是公司與轄區(qū)鐵路客運段簽訂服務外包協(xié)議后招聘的在合福高鐵上工作的餐服員、保潔員以及VIP區(qū)(一等座或者商務座)乘服人員。公司首批招收乘服員約300名,目前為止已招收三批,招聘模式是通過公司官網(wǎng)、招聘網(wǎng)站和微信等渠道向社會公開發(fā)布招聘信息,并未通過中介公司進行招聘,更無通過中介來收取費用之舉。
吳女士說,公司對應聘女孩被中介收取高額中介費一事并不知情,“我們不清楚中介是怎么跟應聘者介紹的,但我們對每一個應聘者,都有事先詢問對方應聘崗位,并告知薪酬及工作內容。試用期是1至3個月,試用期月薪1000多元,轉正后,保潔員月薪2800元,VIP區(qū)乘服員月薪3000元,餐服員月薪是底薪1000元外加抽成。”
吳女士還說,乘務員即“高姐”,屬鐵路局客運段統(tǒng)一招聘并管理。乘務員的招聘都是通過鐵路局統(tǒng)一招聘,不經過任何職業(yè)介紹的中介機構。乘服員和乘務員屬兩個領域,乘服員沒有“轉正”為乘務員的可能性。
暗訪:佯裝應聘中介還在騙
記者根據(jù)一名受騙女孩提供的電話,與中介聯(lián)系上,佯裝應聘“高姐”,對方稱“福州客運段已經招滿了,目前武漢客運段還有收人,以后很有可能調回福州”。
對方還稱,欲入職需交1.5萬元中介費,并保證記者能獲得這份工作。當記者表露身份,對方馬上掛掉電話,再也不接聽了。
律師:保留證據(jù)后可向部門維權
福建創(chuàng)元律師事務所蔡思斌律師表示,如中介人員向應聘者允諾的“高薪”與實際薪水存在巨大差距,其存在欺詐嫌疑。受害人可保留錄音、匯款憑證等相應證據(jù),向當?shù)貏趧硬块T或工商部門投訴,要求索回高額中介費,“如部門協(xié)調不成,受害者可憑這些證據(jù)向法院起訴。”
“國家對中介費的收取制定有相應標準,絕沒有一兩萬元這么高。”蔡律師昨日也提到,受害者很多都是與中介人員進行口頭協(xié)定,沒有簽訂相應的協(xié)議,支付的中介費也無具體匯款證據(jù),將會使維權變得困難,“廣大市民在應聘工作時,應懂得保留相關證據(jù),維護權益,切勿輕易聽信中介人員的一面之詞。”
□記者手記
追求職業(yè)理想路上 勿忘擦亮雙眼
面對上百個蝸居在福州、心懷“高姐”夢的女孩,氣憤中介黑心的同時,也感嘆女孩們閱歷太少。
動高餐飲公司要招人,某些中介知道這個招聘信息,但被忽悠的女孩卻不知道。信息的不對稱,成了中介的斂財伎倆,本是社會公開的免費招聘信息,在這些中介的手中,被添油加醋成了價值好幾萬元的“內部關系”、“內幕消息”。
即使招聘單位明確只招乘服員,中介給女孩們灌輸?shù)?ldquo;有可能轉正”的想法,仍讓女孩們喪失了對事件真?zhèn)蔚呐袛嗄芰?。記者提醒?ldquo;一間房、一張桌、一部電話、一個人”的職介機構多半靠不住,它們喜用“勞務服務公司”的名頭混淆視聽,實際往往并無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能拿得出手的只有收費收據(jù),連正規(guī)發(fā)票都沒有。那些把崗位說得天花亂墜,還承諾包上崗、有高薪的,更是騙子的典型伎倆。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地鐵2號線啃下全線最硬骨頭 “穿越兩江”2017-04-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