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中國在美的留學生到底狀況如何?
不可否認,近些年在美的中國留學生的確被負面新聞纏身。從酒駕超速到拉幫結派的校園霸凌,雖然不可以偏概全地用僅僅幾條負面新聞否定數十萬的留學生,但新一代的95后的留學生的確讓眾多教育學者和家長表示擔心。那么,這些剛剛20出頭的小留學生,在美國的情況到底如何呢?
BBC新聞:
中國在美的“富二代”們更會利用手中的資源進行藝術投資
BBC在今年5月探訪了美國各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后,發(fā)表了一篇題目為《不是所有中國富二代都在燒錢》的文章。報道中提及,一直以來備受媒體和大眾攻擊的中國富二代,正在試圖改變公眾對他們的淺薄印象,期望通過自己的社會地位及財富更好地回饋社會。在美的這些留學生很多將資金投入在油畫、雕塑、裝置藝術上建立博物館舉辦展覽,并與當地美國留學生和名家交流。
位于加州的一位受訪的林姓留學生在2016年舉辦了個人的小型展覽,將他個人收藏的藝術品和汽車以免費的形式共當地人參觀,并與其交流討論。在接受BBC采訪時,林說他感到很榮幸能以這種方式將他的個人收藏展示于人前,并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和教授共同探討藝術收藏。他說,藝術改變了自己審視世界和社會價值的方式。在展覽中,與不同背景的人交互交流藝術讓他將目光從藝術表面的美轉至于藝術能夠帶給生活的意義和改變。
BBC評論說,這些來自于中國中產以上家庭的學生不僅僅擁有父母傳承下的財富,更多的是不同于很多同齡人的眼界和經歷。也正是這些,讓這些20出頭的中國新生留學生逐漸在美國各大名校中爭得一席之地。
美國校方人士:
“中國學生普遍不愛惹是生非 被開除率低于本土學生”
約瑟夫·斯坦梅茨博士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常務副校長兼教務長,在談到他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時,他表示中國學生的退學率遠遠低于美國本土學生。俄亥俄州立大學現有6200名外國留學生,來自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其中,本科和研究生有3800名中國留學生。
2014年至2015年,因學業(yè)和非學業(yè)因素,中國學生離開學校的比例為1.1%,而同期美國學生離開學校比例約1.7%。2013年至2014年,中國學生離開學校比例為1.3%,都低于同期本土學生的開除率。
而在搜狐教育《智見》的留學聲欄目采訪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中國辦公室的首席代表Justin O’Jack時,談到就讀于弗吉尼亞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他表示相比于追捧美國party文化的美國學生,中國留學生給校方留下的印象大多是較為內向和順從,中國留學生普遍并不愛惹是生非。
美國當地學生:
“中國留學生有自己的小圈子”
伊曼紐爾·奧古斯丁是就讀于南加州大學的大三學生:我們學校有很多中國留學生,幾乎在任何角落都能見到??傮w來說,他們給我的印象不錯,在校表現稱得上良好。他們中有不少人一看就很有錢,但這絕不是我能接受他們的原因,對我們這些當地學生來說,他們富裕與否,并不是我們決定是否和他們交朋友的原因。
偶爾我會看見他們開豪車,但這不是普遍現象,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其實沒有這么好的車。我有一些中國留學生朋友,從他們那里我了解到,他們在這里學習的費用,都是由家里提供。很多中國留學生會和我們一樣,在校園內尋找打工和實習的機會。
我們學校學習壓力挺大的,我覺得一部分中國留學生和我一樣用功,為了換取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常常學習到很晚;但是也有些人非常聰明,他們不需要怎么刻苦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當然也有些中國留學生習慣性地逃課,但逃課可能發(fā)生在任何一種背景的學生身上,學校內也并沒有中國學生不努力的傳聞。
應對中國留美低齡化引發(fā)的挑戰(zhàn)
家長的角色很重要
深究中國留學生在美頻出狀況的原因,留學逐漸低齡化或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015美國門戶報告》中指出,本科生已經超越了研究生,已經成為了赴美留學的主力軍。這些年輕留學生缺乏正確的教育引導,在國內高中忙于學業(yè),并沒有形成獨立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只身前往美國后,由于無人監(jiān)管、缺乏自我判斷等原因,導致行為偏差,我行我素。
因此,在留學生家長的角色就顯得尤為重要。出國前,家長不應僅僅關注留美申請的成績和材料準備,更多的需要陪伴學生提高自我認知和價值判斷,并教導學生如何在文化沖突、文化差異面前迅速適應,避免心理落差,從而導致更多不必要的問題出現。除此之外,年輕的留學生普遍沒有經過法律方面的教育和相關培訓,法律意識淡薄。因此,父母應在出國前,甚至更早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學生對相關法律條規(guī)的了解和認知,避免觸犯法律而不知情的情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